什么样的住宅是工业化住宅?

什么样的住宅是工业化住宅?”“如何评价和计算工业化的程度?”“不同的计算方式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不同结果?”“钢材价格与混凝土结构的预制谁才是重点?”“对预制率的追求会不会成为住宅产业化的一个误区?”……

深圳市近期开启了6个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在这一住宅产业化实践的关键步伐中,却遭遇上述诸多问题的困惑。

在近日举行的深圳市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技术要求专家评审会上,多名全国知名专家针对这些行业热点话题,展开了专业探讨。

钢结构VS预制混凝土结构

住宅工业化是不是就等同于预制混凝土结构(PC)?目前多地涌现的PC构件工厂建设潮、陆续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不断确立的试点示范项目,似乎都在客观上给人们加深了这样的印象。

与此同时,钢结构技术水平早已发展成熟,近年来钢材价格更是持续走低,一吨钢材的净利润由数年前的近千元降至今年上半年最低点的0.43元,业内调侃连买一根冰棍都不够的同时,大力推进钢结构住宅也不断发声。

PC还是钢结构,正引发热议。

陈振基:我们现在所走的工业化道路,所提及的装配化,并没有跳出数十年前的框架,事实上,我们应该讨论更多的结构体系,比如钢结构等。

推行预制装配化的前提是大量生产、大量应用,工人、市场、科技和政府政策都要跟上。而在我国住宅建筑中推行预制装配化模式遇到许多尴尬局面,导致一般开发商望而生畏,不敢试水,这一点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可非议。

但是,在PC之外,使用批量生产的工具式模板,用预拌混凝土现场浇筑成房屋部件等,算不算工业化?许多城市建筑工地两、三层高的临建,完全用工厂生产的标准板块拼装而成,算不算工业化?还有墙版、楼板、屋面等均在工厂制造的轻钢结构房屋体系?2003年北京(楼盘)为抗击非典疫情,77夜赶建了小汤山医院,被誉为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就是使用工厂预制的部件,却不是PC,这算不算工业化?……

本人从事混凝土结构研究50余年,现在愈发产生质疑,建筑工业化是不是就等同于混凝土的预制装配化,这是不是建筑工业化唯一的途径?在中国,我们是不是应该拓宽思路,寻求更适应各地条件的工业化道路?

马涛:我认为,历史上的工业化,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现阶段所提倡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应该是基于解决上一轮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的初衷,并且要适用于工人越来越少的用工特征,不再是以人为主,而是以质量、标准、机械来控制的工业化。

对比来说,钢结构早就实现工业化了,有很多案例可以分析,虽然仍存在防火、围护、检修等问题,但现阶段似乎可以不用再大张旗鼓地推广。

如同住宅的产业化不完全等于工业化一样,工业化也完全不等于装配化,但在现实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路径来改变现有问题,获得市场化的施工组织模式,得到适宜精度的产品,或是现阶段的主要意义和目标。在这个目标下,所有问题归结于一条,设计施工人员整体水平需要极大提高,需要用工业化的概念进行改造。

樊骅:PC、钢结构、钢混组合、大模板体系、模板组模等,都应纳入工业化的范畴。至于钢结构和PC谁先走的问题,我认为二者可以组合发展,但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市场需求。

上海(楼盘)现代集团相关负责人在近期上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社会化的概念,提出产品要面向市场,只有被市场所接受,企业才会有动力,除非政府在更高层面上营造一个市场出来。如果说现在需要在保障房中推进PC,那就说明现阶段需要这个产品出现,这是顺应需求的。

谷明旺:2008年曾对各种结构体系和企业技术路线做过专门研究,结果表明,钢-混组合,一定是未来不可回避的趋势。装配式应该包含多种结构体系,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进行适应。
陈振基:任何技术都不应单轨行驶,应该用更宽阔的思路审视和评价建筑工业化,用海纳百川的态度来对待建筑工业化,对待技术创新。

装配率VS预制率

对比路线之争,更重要的问题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和计算工业化?这将直接影响市场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在上海2011年颁布的《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便明确规定,只有预制装配率达15%以上的才能满足装配整体式住宅的条件,才能享受有关的建筑面积豁免优惠。而在现实工业化项目中,也普遍采用预制率数据作为宣传推广的亮点。

预制率的概念,似乎已经成为住宅工业化的通用计量指标,但是,对预制率的追求,也屡屡遭受质疑,甚至被认为是住宅产业化的一大误区

岑岩:现在对住宅工业化主要有3种计算方式,体积比、面积比、价值比,由于价值比容易导致人为的价值提升,因此目前多采用前二者计算,分别对应的便是预制率和装配率的概念。

装配率是指建筑特定部位采用预制构件混凝土的面积占全部混凝土面积的百分比,或者该部位构件免除模板的面积及采用装配式大模板的面积占全部构件表面积的百分比;而预制率是指建筑特定部位采用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占全部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是计算面积比还是体积比,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果。

谷明旺:我们曾经通过一组实心楼板和叠合楼板进行测算,按装配率算,数据一样,但按预制率算,叠合楼板由于一半在工厂预制,一半需要现场现浇,混凝土体积数据比实心楼板要少一半。这便产生了新的问题,为什么先进技术,按预制率算反而落后,技术进步,反而在数据上吃亏”?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应该是三个方向:预制技术、现浇技术(工业化模板体系)、免模板免拆模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强调预制率反而是个误区。

而装配率的概念包含了免模板或使用工业化模板等更多的考虑,更为合理。更科学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工业化手段设置不同的权重予以计算。

马涛: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能免除模板的技术都应是工业化产品,包括免模板免支撑、组合模板、工业模板,施工过程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装配率很低的情况下,提预制率是没有意义的。

樊骅:如果一味追求预制率,构件可能会变得很重,给生产、运输、安装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类似案例常见。

那么,什么可以作为工业化评价的标准?在国外有一个合理工时指标,即一个项目从头到尾,人工在建安中的占比,这绝对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只是目前对我国来说还为时尚早。

岑岩:只有技术进步,才能降低用工比,这是比体积比、面积比都更高层面的要求。

深圳今年启动6个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

根据《关于研究住宅产业化工作的会议纪要》,深圳市计划在城市更新项目配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公租房项目、安居型商品房项目、商品房项目中开展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今年将率先落实6个项目,探索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建造,全面提升住房品质。

目前,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正会同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中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具体要求,并拟定《深圳市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技术要求》,现已进入意见征求阶段。

上海装配式建筑可申请节能资金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今年下半年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能少于20%,并将逐年提高。

此次《意见》明确,2013年下半年,各区()政府应在本区域住宅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配式住宅,2014年应不少于25%2015年应不少于30%。暂不包括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区属动迁安置房建设用地。商业、办公供地面积总量中,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公共建筑的面积落实比例,参照装配式住宅执行。

根据《意见》,凡符合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有关规定的装配式建筑,可申请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对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保障性住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免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在线留言

brand

公司电话021-51688805*801分机 或者+微信号:samzeng123

公司地址

上海市淮海东路45号东淮海国际大厦902室

021-51688805

联系我们

订阅即可从我们的
建筑公司获得10%的折扣 。